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介绍

  聊城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自 2018 年 9 月开始招生,至今已培养毕业生 157 人,现有在校学生 312 人。该专业以严格规范的教学管理、优良的学风和一流的师资队伍著称,科学研究水平位居学校前列。

  作为前沿学科方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紧密围绕国家对大数据领域人才的迫切需求,依托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与学科优势,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数学基础、深厚数据科学理论素养和卓越大数据技术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课程设置科学合理,涵盖数据结构、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大数据处理框架等核心内容,同时注重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校企合作、科研项目参与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强化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敬业、博学、求实、创新”校训和“崇教、尚学、敦厚、奋进”精神的引领下,专业师生秉持求真务实的态度,积极探索前沿领域,勇于创新实践,为推动大数据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贡献智慧和力量,助力学院蝶变发展,为学校建设一流区域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添砖加瓦,为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国家大数据战略的推进输送优秀人才,以实际行动诠释数科人的使命担当。

  (一)师资队伍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致力于构建多层次教师队伍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丰富人才培养的方式和资源。现有专任教师 19 人,其中教授 1 人,副教授 7 人,硕士生导师 10 人,具有博士学历者 17 人(占比 89.5%),外籍教师 1 人,山东省教学名师 1 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2 人。具有硕、博士学位的专业教师占比 100%,有海外学习经历者 8 人。

  2018 年 11 月,专业敦聘北京学佳澳软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刘世波女士为产业教授,负责指导学生实践教学及创业就业工作。此外,学院每年派出 4 - 6 名教师参加各类与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相关的培训,现有双师型教师 6 人。本专业以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为主体,以创新实验平台和校企合作培养为重要支撑,形成“一体两翼”式人才培养模式,将数据科学与数学、统计学相结合,构建“数据科学为茎、统计学为叶、大数据技术为果”的办学特色。

  (二)教学条件

  本专业教学条件优良。专业前身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山东省高水平立项建设专业(群)。2018 年,与北京学佳澳软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获得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1 项,题目为“新时代地方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现有数据研究中心 1 个,鲁西生物医学大数据研究院 1 个,现代化教学设施 300 余套,价值 300 多万元。实践教学场所丰富,配有多种模拟实验与教学软件,其中大数据智能分析与优化控制实验室为山东省高等学校“十三五”“十四五”重点实验室。

  此外,本专业紧密结合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所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产教融合,与北京学佳澳软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高寻真源(山东)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聊云数据湖等签订实习实训合作协议。专业教师现主持 3 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1 年 1 月,依托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聊城大学被山东省大数据局评为山东省大数据人才培训示范基地。2021 年 9 月,与浪潮集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模式,为区域经济建设和产业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三)科学研究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科学研究水平位居学校前列。目前拥有山东省高等学校工程中心——脑与类脑智能控制研究中心、鲁西生物医学大数据研究院等两个教学科研平台。组建有“智能数据分析”“复杂系统分析与控制”“机器视觉学习”3 个科研团队,在功能脑图学习、大数据分析等领域成果丰硕,主持国家基金12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15 项。专业教师每年在各类 SCI 刊物上发表与数据科学相关的论文 20 余篇。

  (四)教学管理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秉持严格规范的教学管理理念,高度重视教学质量,将其视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生命线。学院构建了先进、健全的教学组织架构,运行机制规范高效。专业指导委员会由骨干教师、企业管理者以及数据科学技术专家共同组成,紧密围绕社会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动态追踪大数据技术的前沿趋势,及时优化课程体系,因地制宜地打造具有聊城大学特色的培养模式。同时,专业设置专门教研室,负责教师培训与课题研究等工作,持续提升教师业务能力,为专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3118云顶集团官网 聊城大学西校区11号教学楼
办公电话:8238817;本科招生咨询:8238326; 邮箱:math@lcu.edu.cn
Copyright © 2022 math.lcu.edu.cn , All Rights Reserved.